博客年龄:18年7个月
访问:?
文章:814篇

个人描述

晏弘,原名陈焱红,安徽太湖人,现居合肥。已出版诗集《忘了她:晏弘的诗》、《枝上》。邮箱: chenyanhong71.4.3@163.com

李白在《静夜思》中上了谁的“床”?

2008-01-10 13:31 阅读(?)评论(0)

李白在《静夜思》中上了谁的“床”?

晏弘

李白乐府《静夜思》可谓家喻户晓:

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

其中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中的“床”究竟为何物?历来争议较多,有的认为“床”应作坐具解释,如小板凳、马扎等;有的猜测为“窗”;有的以为“床”就是睡眠之床;而有些学者认为“床”应作井栏解释。

2005年,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研究员考证指出,诗中的“床”,指的是“井栏”,而不是睡觉的床,诗境是秋夜月白风清,立于筑有水井的庭院,百感交集,而不是抒写汉唐人室内起居中的孤闭感受。

近来,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在 《百家讲坛》中认为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中的“床”实为马扎,引起各方质疑。有“巴蜀鬼才”称号的魏明伦明确提出,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中的“床”指的就是井床即井栏也。

李白诗集,宋代才见版刻,清中叶乾隆以后,尤其是《唐诗三百首》流行之后,《静夜思》广为流传。但因为清人和今人远离汉唐人的室内生活制度,不熟悉当时墙上的直棂窗或高处设置的瓮窗,透过它很难看到庭院的事物或感受这些事物,以致注家都误释为“床”。有专家考证,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15年(公元727年),地点在今湖北安陆,李白置身在秋夜朗月下的水井边上,浮想连翩,举头望明月,绝非床前望到明月。他何以会顿生乡土之思呢?他在另一首乐府《长相思》中也有所抒发:

“长相思,在长安。络纬秋啼金井栏,凝霜凄凄簟色寒。”

“床”字是多义词,《康熙字典》以来,到现在的《辞源》、《辞海》等,注释此字为:一、坐卧之具;二、盛物或载物的架子,如笔床、现代的车床等;三、井栏;四、物的基底。  

《静夜思》中的“床”实为井栏,而且“井”这一民俗意象是全诗的核心所在。从考古发现来看,中国最早的水井台是木结构的。古代井栏有数米高,成方框形,围住井口,防止人畜误跌入井内,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,又像古代的床。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,说明井和床在形状和功能上确有相似之处。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,即“韩”字。《说文》释“韩”为“井垣也”,即井墙之意。“韩”字后来假借为他义,但井栏却转而直接用“床”字称呼。

此床非彼床,杂念何来?李白在天之灵莫不欣慰一笑。



参考:http://news.xinhuanet.com/book/2008-01/09/content_7390366.htm

    http://bbs.ruiwen.com/cgi-bin/topic.cgi?forum=5&topic=4562&changemode=1

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